人才书屋 > 穿越小说 > 明末最强钉子户 > 第448章 营田制
沙盘这个东西,对明末来说其实并不算是稀罕物。
早在秦朝的时候,秦始皇就亲自堆制过沙盘,来研究天下的地形地势。
刘秀征讨天水城的时候,其麾下大将军马援就用米堆成山谷,指画形势。
当然,要建造沙盘。
必须要有精准的测绘,有精准的地图,否则还是会纸上谈兵,留下刻板印象。
在命令告示发下的当日。
青牙军的哨探接连流动,将关内关外的匪徒情况,汇集到情报局的桌上,然后汇总到温越的面前。
关外的匪徒较少,毕竟在建虏南侵的时候。
温越已经做好了准备,专门立寨,收拢南下逃命的难民。
只有少数难民逃入山林当中,聚众为匪。
但关内的匪徒就比较多了,建虏在延庆一带肆虐,将那边难民往东往南驱赶,导致永平府内匪徒数量不少。
青牙军的威名很响亮。
告示只是刚刚出了几天,投降归附的山贼土匪数量不少。
也有一些贼匪,见势不妙,没有敢在永平府继续逗留,逃窜到其他府去了。
还有一些贼匪要不就是顽固不灵,要不就是犹豫观望,或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。
对于这些贼匪,温越冷笑不已。
等限期到了,温越就会让他们知道,什么叫做后悔!
剿匪练兵的事情,只是温越诸多政策的其中一条。
幕府建立后,诸事走上正轨。
而这些事情中,最重要的,便是屯田了。
屯田的事宜算在民政局上。
与其他部门不同的是,民政局所管辖的是事务算是最多的,所以到现在民政局还没有完善。
但眼见年底,各种事务都要进入一个结算期。
民政局也顾不得部门还没有完善,它先要解决的一个任务便是安置那些流民,以及屯堡的建设。
而这一开展就遇到了问题。
天启六年上半年,温越救回来的难民数量,有十八万,再加上这几个月流入进来的灾民难民,人数达到了二十四万之多。
如果按照之前定下来的屯田方式。
难民全部转为军户,每户分得田地四十亩到五十亩,所需要的田地就需要大约240万亩。
可是整个关外能用的耕地加在一起,都没有这么多。
并且如果要开垦这么多耕地,也要有相应的耕牛。
就在民政局的李昌荼思考着如何解决屯田问题的时候,刚刚进入幕府的叶芝西向他献上了一个计策。
李昌荼眼睛一亮,急忙过来朝温越献策。
“下官认为,关外各地屯堡的屯田,可以按照营田制,集体授予田地,而不是再单独授田。”
李昌荼道:“耕田所用的种子、耕牛以及农具等均由官府供给,所收获的粮食全部由官府回收,然后按照比例分给每户口粮。
“如此下来,集中各屯人力集中屯田,就算可能因耕牛不足,农具缺少,也不至于影响太多耕作屯田的效率……”
“效率”这个词语是温越经常挂在嘴边的。
跟着温越的部下,已经习惯了温越时不时说出一些新名词。
他们久而久之,也能理解这些新名词,现在已经普遍传遍开来了。
李昌荼所说的营田制,并不是稀罕物。
明初明太祖军屯的时候,就是使用营田制,就如后世的生产大队一样,初期可以集中力量,不过……
温越听完李昌荼的话,缓缓道:“这营田制初期不错,但怕日后军民携带,不愿再努力耕作。”
人是有私心的。
不论是华夏人民,还是放眼整个人类,都是有着自己的私心。
为自己干活,努力费心,从不懈怠。
但是为官府干活,却很少尽心全力。
营田制就如后世的大锅饭一般,看来是集中力量,一起干活,然后发下配制口粮。
却是怕到后来,养出一大群不愿干活的刁民,许多百姓会想尽办法偷懒不干活。
带动整个屯堡,甚至关外都出现不良风气。
之所以明初的这个营田制没有传承下来,转为给每家分田,进行私有制划分,想来也是发现了这个结果。
李昌荼笑道:“将军英明,这般一下子就想到了后果弊端,实在让下官佩服。
“所以,下官和同僚们经过商议,这营田制得需要进行改制,也有着相关的条例。
“如在营田过程中,表现出众着,其家中可以选拔子弟为军。
“等其家中子弟从军中退役之后,可以分得五十亩田地,以及配套的农具耕牛等,这些田地也像之前的军户一样,可以传承给后世子孙。
“这样下来,为了分得田地,能够参军,这些军户户民们就会想着努力干活,有营田之利,无营田之弊。
“而且不仅是营田上,各屯堡负责管理的文吏们,如果表现出众,同样可以发下田地,传承子孙后世。
“当然,若还是有作奸犯科,懈怠者,也有相应的制度严惩。”
在李昌荼说话的时候,温越起身踱步。
步入年末两月,山海关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雪。
这过得真快啊。
上次冰封大雪,还是在慎水河畔那场大战吧。
那场大战似乎就在昨日,而今日已经过了大半年了。
天启六年要过去了。
温越心中感叹了一声,思绪回来。
李昌荼所说改良的营田制,颇有可行性。
不与别地,其他地方的军户户籍是完全不值钱的,寻常百姓避而远之。
而自己关外的军户非常稀罕。
许多军户都想着将自己的户口改成军户。
这在大明其他的地方,是完全没有的迹象。
许多家中有参军的,俨然其家的地位就比其他百姓要高上一等。
受限于财力。
接下来的几年内,温越并不打算再扩建多少军队。
有道是,兵贵于精不在多。
今明两年,温越只打算再扩编五千新军。
往年温越扩编新军,几乎要把治下的军户人口全部要抽调一人。
可是如今新增人口,就有十几万能够成为兵丁的壮年男子。
人多肉少,为了抢夺这些兵额,不论是新军户还是老军户都在争取。
温越完全有着充足预备兵丁去挑选。
李昌荼所说的营田制如果实施。
未来为了争取兵额,为了自己能够获得田地传承下去。
想来治下的百姓,会努力奋斗,努力耕作。
而以李昌荼实干派来说,他长于实干,少于谋划,应当是想不出如此谋策,想来一定肯定是别人所提,不是叶芝西就是宋潮了。
至于李昌荼又提到,屯堡内的文吏也要获取田地。
这让温越意识到。
自己这个集团可以有了主观进取心,有了自己的思考,会提出办法维护自身的利益,同时也有排挤外界进来的利益争取者。
而这种变化的结果是往好的方向发展,还是往外的方向发展。
温越并不打算现在就去插手。
让时间决定,视其发展,再进行插手与否。
……
天启六年,十一月初四日。
温越批复了李昌荼的文案,赞同了他的改良营田制。
初八日。
山海关外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屯田。
设立屯堡,开垦荒地,这又是一大笔的支出。
虽然,温越决定新开垦的,在宁远城南边的屯堡,都不需要建设围墙,堡墙,但开垦田地的所需要的钱粮都是巨多。
这连番几月,温越供养这些难民,保证他们的每日的口粮,已经消耗了不少钱粮。
现在又要开垦田地,初期所支出的口粮,辎重,物料就不知道需要个怎样的天文数字。
存在山海关、中前所、青牙堡以及各地的粮米钱财并不多了。
便是之前抢回了不少米粮,现在总体米粮不超过四十万石。
能够维持如今治下的几十万百姓多久所需,很难确定。
如果要开始大规模的屯田,花费的更多。
在其他人的眼里。
温越便如财神爷来说,能拿出来的米粮总是源源不绝,根本没有断过的意思。
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温越当家有当家的难处。
如果不是前几个月的战事,夺回了大量的米粮钱财,加上各种牲畜,缎匹等,维持下来,恐怕现在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手笔,去开展屯田事宜。
耕牛数量堪堪够用。
而几年前,温越经过马世蛇的建议,专门开设了畜牧场,用母牛养殖小牛。
经过这些时间。
原本两千多头耕牛,现在已经生下了几百头小牛。
加上这次夺回来的耕牛数量,等着再过一些时间,耕牛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,不用再担心了。
与耕牛一样的。
自己夺回来的猪羊等,也设有专门的养殖场,繁殖小猪小羊不是难事。
而且猪羊这样作为肉食的生物,繁殖量比耕牛要多不少。
但随之而来的问题,便是缺少专门的人员去照顾,尤其是兽医。
即便温越已经在大面积大幅度招收相关的人才,但数量还是稀缺,优秀人才没有几个。
考虑再三。
屯田的米粮缺少,温越决定,像缎布中的一些布料留下来作为制作军服外,其余的丝绸以及虎豹等珍贵皮毛,全部都卖掉。
另外骡马除了种马,以及留下来的战马,还有留作辎重车的马匹外。
其余多出来的马匹也全数卖了,来换取屯田的米粮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