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书屋 > 穿越小说 > 争名夺利 > 第三百七十六章:海陆文武,三班人,共议回朝!
徐妙云正在和周世显了解土桥村近些年一些变化。

忽闻欢呼呐喊声,瞬间愣怔。

微微撩起帘子,透过瓮城城门,就看到街面两旁的百姓,“世显,怎么这么多人?”

临近宵禁抵达金陵城。

是她一路算好的时间。

就是想尽可能低调。

若是回来的动静太大,某些人,恐怕更加痛恨四郎。

毕竟,她只是提前回来养胎,而且也只是四郎的妻子罢了。

可事情,有些出乎意料。

百姓不怕耽误宵禁?

宵禁后,若是没有回弄坊,这可是大罪。

周世显看着翘首以盼的百姓,笑道:“徐先生,陛下已经下令,今天宵禁推迟一个时辰,特别准许百姓来迎接徐先生!”

徐妙云惊的微微张嘴。

父皇这是怎么了?

对他们一家,好的有点过头了啊!

“王妃千岁!”

“王妃千岁千岁!”

……

当马车通过瓮城城门时,欢迎声山呼般响起。

小祈婳好奇撩起马车车窗帘子,爬在窗口,睁着黑豆豆的大眼睛,看着外面欢呼的百姓。

“娘亲,好多人,他们都在欢迎我们吗?为什么?”

徐妙云忙将祈婳抱在怀中,放下帘子,耳闻外面山呼声,低头看着不老实,想去看的小祈婳,低语道:“百姓这是因为感念阿爹,所以欢迎咱们,你要记住,这是你阿爹的荣耀和尊荣,你不能理所应当去承受。”

幸亏,随着小丫头年龄增加。

她不停纠正。

小丫头已经不再说狗腿子了。

至于眼前的这份荣耀。

她都受之有愧。

祈婳、雍鸣就更加没有资格。

现在他们或许不懂,但要告诉他们,让他们记住,长大后,他们会慢慢明白。

“俺刚才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!”

“肯定是祈婳郡主!”

……

前面山呼欢迎声蔓延,后面百姓激动议论。

临街酒肆。

半开窗前桌边。

一双眼睛,阴郁盯着徐妙云的马车,在锦衣卫以及朱棣亲兵护卫下,在百姓欢迎声中缓缓驶过。

哼!

微哼声响起,胡惟庸收回视线,捏着酒杯,仰头一饮而尽,“朱四郎一家还真是越来越得宠了,不过是朱四郎的妻女回京,都搞出这么大动静……”

李善长收回视线,看着神色扭曲狰狞的胡惟庸。

微微皱眉。

如今的胡惟庸。

平日里谦逊低调。

可他却敏锐察觉,其内心已经十分偏激扭曲了。

也是。

失去权力。

留下的病根一直好不了。

每天照镜子,看到自己的一张阴阳脸,日积月累,非豁达之人,大概率,都会变成胡惟庸这般。

李善长关上窗户。

外面的热闹山呼声总算小了点。

不那么刺激胡惟庸后。

语重心长询问:“惟庸,我们是师徒,你能对我说实话,过去一年多,你到底在做什么吗?”

起先,他也没察觉异常。

可渐渐发现不对劲儿了。

胡惟庸竟然开始做生意。

做生意也就罢了。

竟然学着土桥村在金陵境内,一系列米铺,搞雇工身股制。

效仿朱老四?为大明境内,推动雇工身股制,贡献一份力量?

不!

他太了解这个学生了。

表面上或许是效仿朱老四,但肯定在搞什么阴谋。

只是他看不透罢了。

现在的胡惟庸,让他越发觉得危险!

如果胡惟庸不跟他说实话。

往后,他会慢慢和胡惟庸拉开距离,最终切割。

他可不想被胡惟庸牵连。

胡惟庸捏着酒杯的手指微微绷紧,眼底警惕一闪而逝,随即笑道:“恩师,我复起无望,无法品尝权力的滋味,只能借着以前的关系,做点生意,赚点钱罢了……”

在齐泰、黄子澄回来后。

吕本离京,他前去送别时,吕本突然提及倒燕联盟。

他现在已经是倒燕联盟的主要领导之人。

对于这个联盟,他当然乐意加入。

只要网罗一大批士绅、商贾、官员,将来他就是不做官,也能左右朝局!

甚至,等太子登基后,他还能推一个有利于他,有利于他胡家的皇孙登基!

吕本为什么找他?

他猜测,除了想报仇。

恐怕也动了妄念,想让朱允炆将来取代朱雄英!

这不是没可能。

只要倒燕联盟网罗足够多的士绅、商贾、官员,完全有这种可能。

而且,他在淮西武勋中,也有很广泛的人脉。

徐达、汤和、蓝玉、沐英这些人不会被他拉拢。

可陆仲亨等开国后,郁郁不得志,感觉朱皇帝给少了的武勋,却可以被拉拢。

想要建立一个,网罗各色人物的利益团体。

首先就得有钱!

经商无疑是来钱最快的方式。

他毕竟当过宰相,虽然如今门可罗雀,但资源还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。

他做生意,很简单。

起初,他没想搞雇工身股制。

朱四郎提出来的东西,他听到就觉难受。

更何况自己效仿了。

直到洪武十五年年节,吕本回朝,听说一个消息:方孝孺、铁铉、盛庸等太子系文官,甚至就连蓝玉都再次劝说太子,适度搞一搞雇工身股制。

吕本多方打听才得知。

观摩团未去福建前,方孝孺就向太子建言过。

回来后,更是屡次三番进言。

还提出,所谓的皇商式雇工身股制理念。

他很清楚,太子为何连这种小范围皇商式雇工身股制提议,都不接受的原因。

无论皇帝多么支持太子。

即便天下人都议论,太子现在的权力已经相当于半个皇帝。

可太子终究是太子。

没有继承皇权,登基称帝前。

太子需要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。

尤其是士绅、官员、商贾。

一旦太子支持一些人作为皇商,搞雇工身股制。

哪怕再表态,无意扩大雇工身股制至全天下。

都会让官员、士绅、商贾怀疑的。

现在搞皇商式雇工身股制,不利于太子稳定基本盘。

贸然而动。

很多人势必不满,会远离太子。

显然十分不明智。

太子保持战略定力,是十分高明的决策。

但他预判。

只要太子登基。

即便没有魄力,在大明全面推行雇工身股制,彻底改造民间商业行为。

也一定会重新拾起方孝孺提出的,皇商式雇工身股制。

一来,此举释放一个态度,安抚愚民,同时也不会太刺激士绅、官员。

二来,皇商式雇工身股制,可以成为太子的钱袋子。

很多事情,需要钱,也不需要和宰相、六部官员商议,直接让皇商出钱去办。

他反复衡量琢磨太子对待雇工身股制,可能的态度后。

最终决定捏着鼻子,也搞雇工身股制。

为此,他还详细观察了土桥村米铺雇工身股制运行。

然后联合齐泰、黄子澄,在他们管辖的县府内,收集粮食,办起了现在的胡氏米铺。

他们已经在筹划,利用这两个县的人力物力,搞纺织、养蚕织丝、刺绣。

就好像福建海商和福建乡土村社之间的关系。

还别说。

真正接触后。

他才真正体会到,朱四郎乡土村社模式下,集中人力物力,迸发出的骇人威力。

……

他从中获益很大,他控制的商行发展迅速。

同时,齐泰、黄子澄因为他在商贸上,对其治下乡土村社的支持,乡土村社发展也十分迅猛。

政绩斐然。

可以预期。

将来会有其他搞乡土村社的官员,为了政绩,想和他合作。

如此,他就可以乘势,把这些官员,拉入倒燕联盟中。

利用商业,赚取庞大财富,同时网罗形形色色的人。

将来,太子登基后,若是搞皇商式雇工身股制。

吕本、皇孙朱允炆疏通,他就趁机做太子的皇商,重新回到权力中枢,借助财富,及倒燕联盟的人脉。

即便不做左相,他也可以左右朝堂!

他也可以推一个,自己中意的皇权继承人!

哪怕朱标和朱四郎不反目成仇。

他都可以让朱允炆,或者听他话的朱家第三代,和朱四郎一脉反目成仇。

集中大明地大物博的实力,将朱四郎一脉斩草除根,报仇雪恨!

朱四郎就是再厉害。

拿什么,和整个大明抗衡!

当然,这些不能告诉李善长。

“恩师,我就是想赚点钱,再无他想。”

李善长含笑点点头,‘是时候该和胡惟庸切割了!’

他才不信胡惟庸的鬼话。

既然瞒着他。

他连对方想做什么都不知。

就决不能轻易参与。

……

“妙云丫头现在可真傲!”

“可不,咱们这么多婶子在这里迎接她,竟然连个面都不露!”

……

乌云琪格翻了翻白眼,看着马车驶过,伸手揪住娜仁托娅耳朵,“回家准备晚饭。”

这些人泛酸的理由可真多。

人家妙云小姐不露面,分明就是为了低调。

可落在这群金陵贵妇、贵女眼中,就成了傲慢。

若是人家一路和山呼欢迎的百姓打招呼而来。

这群人,恐怕又要说,‘哎呀,妙云丫头可真招摇!’、‘哎呀……’

“哎呀,小姐你别揪了,我耳朵都要掉了!”娜仁托娅被动跟着,抓着乌云琪格的手,连连抱怨:“咱们再看会儿嘛,听听巷子里这些嚼舌根也挺有趣的。”

哼!

乌云琪格哼了声,揪耳朵的手微微用力,然后松开,警告道:“你少听这些贵妇言论,你要是敢学她们,我打断你的腿!”

……

马车行至洪武门前停下。

周世显看着站在前面的女子,以及身后一群人,有些紧张转身:“徐先生,有人。”

徐妙云这才撩起帘子。

常氏抱着两岁的朱允熥含笑站在洪武门外,身后跟着宫女、太监。

徐妙云忙吩咐:“世显,你先回去吧。”

话中,赶忙带着祈婳下马车。

百姓来迎接也就罢了。

大嫂都来迎接,这可就有点太隆重了。

“大嫂。”徐妙云牵着小祈婳走到常氏面前,低头催促好奇打量常氏的小祈婳,“祈婳,这是雄英阿哥的母亲,快叫大伯母。”

“大伯母!”

小祈婳甜甜叫声,惹得常氏瞬间喜不胜收。

把朱允熥交给身边贴身老嬷嬷,微微弯腰,抱起小祈婳,“没想到,几年不见,咱们家祈婳,长得这么漂亮可爱。”

她这辈子,再也不能生了。

想要个女儿也没机会了。

或许是四弟和妙云把雄英当亲子教导抚养吧。

又或许,这小丫头长得太漂亮可爱了。

总之,时隔几年再见,打心底里喜欢的紧。

常氏太热情。

小祈婳能感受到这种喜爱没掺假,可到底陌生,怯生生看向徐妙云。

徐妙云没好气含笑瞪了眼。

这黑心小棉袄,对四郎好得很。

对其他人也不敢‘作妖’。

唯独在她面前,无法无天。

“你在村里时,大伯母还抱过你,你还在大伯母怀中水漫金山,怎么不记得了?”

小祈婳听闻后,捂脸把头蒙在常氏胸前。

常氏更是喜欢的紧。

含笑看向徐妙云,眼中含着感激,“小祈婳继承了你和四弟的所有优点,也不知,雍鸣现在什么样子?”

她是真感激妙云和四弟。

舅舅观摩回来后,专门单独找到她,手舞足蹈夸赞四弟和妙云把雄英教导的好。

舅舅那个人,别看如今变了。

可打心底里,还很傲。

能让舅舅手舞足蹈,高兴夸赞。

可见,现在的雄英真的很优秀。

“妙云,快点随我入宫吧,父皇母后还在等着。”

“阿姐。”

这时,李渔开口,“我先回府了。”

徐妙云刚准备说话,常氏便笑道:“陛下说了,你回来,也一起入宫,辉祖这些年在闽县做的不错,而且,魏国公府一家人,也都在宫内等着呢。”

随即,跟随徐妙云回来的亲兵兄弟,被宫内朱元璋派出来的人带走安置。

徐妙云母女和李渔,则随着常氏入宫。

……

坤宁宫宫院内。

徐妙云见到了朱元璋、马秀英。

“拜见父皇母后。”

“祈婳给皇祖父、皇祖母请安”

哈哈……

朱元璋爽朗大笑,迫不及待一把抱起小祈婳,“让皇祖父看看咱宝贝孙女……”

马秀英站在旁边,看着朱元璋高兴溢于言表,笑笑。

重八是个传统的男人。

皇家现在也有两个孙女了。

一个是王美人生的。

一个就是祈婳了。

王美人只是标儿的一个侍选。

重八对这个孙女并未太多关注。

可祈婳却是老朱家嫡出的长孙女。

加之,重八感觉亏欠了老四,又无法弥补,对小祈婳这份喜爱,就格外多了点。

“大哥。”在马秀英、朱元璋逗弄小祈婳时,徐妙云给朱标请安。

余光看了眼,站在朱标身边,被朱标牵着手的小男孩。

不用猜,她都知道,这是太子侧妃之子,皇孙允炆。

今天这个场合,朱允炆之母都没资格参与。

太子大哥却把朱允炆带在身边。

徐妙云眼底担忧一闪而逝。

这几年,金陵城的消息,他们也有所耳闻。

比如,大哥十分疼爱朱允炆。

不过,大哥是个理智的人,喜爱是喜爱,应该不会做糊涂事。

徐妙云急思转念后,收敛思绪。

朱标笑着点头,“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吧,快去和徐叔他们打个招呼,你们休息一下,咱们就开饭。”

……

当晚。

朱允炆回到太子侧妃吕氏宫院。

吕氏蹲在朱允炆面前,迫不及待打听,“允炆,今天晚上,你皇祖父他们都说了什么……”

朱允炆到底只三岁多,口齿不清道:“皇祖父……十分喜欢那个朱祈婳,还嗦,还嗦要朱祈婳在宫内住着……”

“还有呢?还有呢?”

吕氏急切询问,朱允炆摇头。

能记住这件事,也是羡慕朱祈婳。

皇祖父对他都从未如此疼爱。

尽管没问出更多消息。

吕氏脸上,依旧不由浮现嫉妒之色。

父皇对允炆也就那样。

毕竟父皇也很忙。

可朱祈婳一个皇孙女罢了。

回来后,父皇竟然要把朱祈婳留在身边!

凭什么这么不公平!

……

翌日午朝。

朝臣们在等朱元璋抵达时,惊讶注意到,朱元璋手牵着一个精致可爱的小丫头出现在龙庭。

小丫头起先还怯生生,乖巧在一旁站着。

不过,很显然,朱老四家这个长女,是个古灵精怪好动的。

很快就不老实起来。

偷偷玩起了御案上的朱笔、折子……

又过了一会儿,似乎失去兴趣,直接坐在御案旁,靠着御案睡着了。

更令人惊掉眼睛的事情发生了。

皇帝一边听取大伙儿汇报。

一边起身,轻轻抱起朱老四家小丫头,让小丫头直接睡在龙椅上!

没规矩!

朱老四怎么教育闺女的,这么没规矩!

许多朝臣暗暗腹语。

很快,他们就见到了更没规矩的事。

往后一段日子,徐妙云在徐府养胎。

祈婳被朱元璋、马秀英留在宫里。

除了去大本堂学习的时间,宫内还算安静外。

只要小祈婳不去大本堂学习的时候。

宫内总有个‘小疯子’,不是嘻嘻哈哈,在一群宫女紧张看护下放爆竹。

就是牵着一只,大本堂皇子皇女们养的羊,在各个嫔妃宫院的花圃中到处霍霍。

徐妙云听闻小祈婳把皇宫闹得鸡飞狗跳,入宫接人,朱元璋大手一挥,“这是咱允许的。”

“咱们皇宫内,虽然没有海滩让她玩耍,但可玩的也很多。”

朱元璋早从祈婳口中,打听到,这群孩子们,除了学习,日常在鸡笼屿都做什么。

学习、练武、去军营。

剩下的时间,可以放开了玩。

去海滩捡贝壳捉鱼。

跟着明霞、明月去海湾附近山上摘野果。

……

小祈婳在皇宫这些天,学习时就有板有眼认真学,玩耍时,就疯玩。

可比她那些小叔叔、小姑姑们强多了。

……

自此,朱棣尚未回来。

小祈婳先倒是出名了。

……

鸡笼屿。

临近五月。

朱棣从巴拉望岛返回。

蒋进忠第一时间向朱棣坦白。

造船厂。

朱棣仰头看着高达四丈的战船,满脸震惊。

上面三层船舱,之前糊弄他,伪装的射击口,已经拆除伪装。

一门门黑乎乎火炮,从射击口探出来。

连带甲板。

一侧船舷就八十门火炮。

朱棣有些呆滞,‘这个时代,就能造出这种级别的战船?’

这艘战船肯定没宝船大。

可宝船那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!

而且,即便是宝船也没有配置这么多门火炮!

历史上,即便是明朝末年,大明的火炮战船,最多也就配置三四十门火炮。

或许,西班牙、葡萄牙的顶尖级火炮战船,有配置这么多门火炮。

可现在整整提前了两百多年!

他有种不切实际感。

在他的设想中。

未来二三十年内。

现在改装的二十四门火炮战船,不断改进,更适合航海就不错了。

朱棣转头,看着身后谨小慎微三人,顿时气笑。

胆大包天,背着他,搞出这么大艘战船。

现在装什么可怜!

“别在我面前装模作样!”

俞靖三人顿时笑了。

朱棣询问:“确定,这艘战船的建构,能承受一百六十门火炮同时齐射的力量?确定,能航行?”

俞靖当即震天响拍着胸脯,保证:“王爷,你回来前,我带着兄弟们已经进行海试了,还专门挑选恶劣天气……”

一艘战船不算火炮都花了八万两。

这笔钱,足够武装一个陆军镇了。

这么大一笔钱砸进去,要是造个样子货。

他就先杀设计这艘船的工匠,然后在自裁。

沈至笑着解释:“王爷,这艘船综合了咱们海军海上行军作战的经验,同时,这艘船的图纸,也不是凭空想象的……”

他和俞靖从江浙,绑票绑来的船工中,祖上在宋朝的造船厂当监工。

后来,又给元朝造船。

元朝征讨占城、倭国,遭受巨大失败后。

其祖上就开始根据失败经验,结合原有中原造船技术,设计适合大海作战的战船。

可惜元朝后来放弃海军投入。

“王爷,我们使用的造船图纸,就是这名船工祖上留下来的图纸,经过修改……”

朱棣这才有些信心。

这艘船是有传承的。

不是这三个混账,好大喜功,凭空想象出来的。

有传承,至少一定程度,符合事物发展规律。

据说,陈祖义的旗舰,就是当初元朝的战船。

那艘旗舰,比这艘战船都要大。

“带我去里面看看。”

随后,朱棣一行人登上战船。

从甲板的三幅巨大风帆,一直参观到底层船舱。

底层船舱分为水密舱、压舱、动力舱。

动力舱引起了朱棣重视。

三头牛拴在动力舱的巨大转盘。

就像农村的石磨。

牛拉着转盘转动。

“王爷,刚开始,这艘船最初设计,也是按照咱们现有的战船,船尾后面增加了数个旋转撸,无风时,人力驱动,可我们考虑不周,建成时才发现,想驱动这么大一艘战船,至少需要一百个人同时发力,才勉强能驱动旋转撸……”

而且还不持久。

最终,他们想到了蓄力。

只要让牛适应海上风浪,完全可以取代人力。

而且,三头牛的牵引力,可比一百人大多了。

朱棣好奇询问:“旋转撸在水下是半旋转,人在船舱内前后摇摆撸就行,可这艘船,牛是转圈,如何实现旋转撸在水下半旋转?”

俞靖得意笑了,“王爷英明,一下就看到了咱们这艘战船,最核心的发明,重新改装后,这艘战船使用的不是旋转撸,是铁铸的三片扇叶,力量更强,不借助风力,完全蓄力的情况下,别看这艘船大,但速度完全能跟上咱们现在使用的战船!”

其实,之所以用了两年多才竣工。

就是被卡在这个问题上。

使用蓄力。

让牛转圈可以。

让牛像人一样,前后摇摆撸就不现实。

可旋转撸的特征,又决定了,只能在水下半旋转。

当时可把他和沈至差点愁死。

如果一艘战船,失去风力,就动弹不得。

那根本就是个残次品!

总不能,真的用一百多人,将近两百人,只负责摇撸吧?

海军远行、商船远行。

船上的人越少越好,每个人的使用,都要发挥到最大价值。

……

好在最终,那群工匠争气。

从小雍鸣、小祈婳玩竹蜻蜓受到启发,搞出了这个三叶扇。

朱棣微微愣怔,张了张嘴,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。

这不就是螺旋桨嘛!

这的确是个技术性突破。

但这次的突破,巧合性太多了!

“牛能适应海上颠簸?”朱棣询问。

“能能能!”俞靖忙不迭点头,“这两年,我们一直背着王爷,偷偷把牛装在一艘海军战船船舱内饲养,已经培训出十几头能适应海上颠簸的牛。”

朱棣没好气瞪了眼,“这次你们能成功,有太多巧合了,就说这扇叶桨,可能就卡你们好几年,我准许你们积极创新,但不要太好高骛远,一步步来。”

他不喜欢一口吃个大胖子。

小步慢跑,跑的才稳,取得成就才扎实。

俞靖三人忙点头。

记住就行。

不管怎么说,三个混账都立了大功。

有这类战船。

他麾下的海军,就能独立行驶到更远地方!

或许,等控制吕宋后,继续向南,探索澳洲也不是不可能。

“愣着干什么,带我出海,感受感受这艘战船。”

“遵命!”

俞靖咧嘴笑着领命后,转身就往顶层甲板跑去。

呜呜呜……

很快,号角声响起。

长三十三丈的巨型战船,从船坞内驶出,驶入海湾内……

……

随后。

朱棣一边在鸡笼屿继续训练第一镇、第一混成协。

同时密切关注着朝廷方面消息。

海军则在俞靖率领下,积极训练相互配合战术。

六月份。

朱棣收到了辽东战起的消息。

随后,好消息接二连三开始传来。

九月份。

鸡笼屿,府中议事厅。

海陆以及蒋进忠为首的文官,三班人马济济一堂。

“俞靖,朝廷在辽东大捷的消息不断传来,看样子,王爷此番来,就是决议回朝,你们海军训练的怎么样?行不行啊?”

“老谭,你就放一百个心!保管把你们第一镇,风风光光送到金陵!”

“喂喂喂,你们两个能不能考虑一下,我这种无法回去的人!小心以后,一个铜钱也不给你们!”

哈哈……

……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