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书屋 > 穿越小说 > 争名夺利 > 第四百八十二章:向燕京出发!献礼!
东宫。

书房。

朱标目光在众人脸上环视而过,含笑道:“刚回来,孤就把你们叫来,没休息好吧?”

蓝玉等人纷纷开口表示不累、谢谢太子关心。

朱标笑着点头,手指轻轻敲击桌案,众人看到这个动作,全都结束君臣寒暄,都知道,太子要了解详情了。

“如何?你们这一路随军观摩,感觉老四陆军如何?咱们大明新军,有燕藩陆军几成?”

“强!”蓝玉主动替众人接过话题。

关于评价燕藩陆军和大明陆军孰优孰劣这种忌讳话题。

这里面,他或许是最合适,最能放开了说的。

沐英的身份,都略微不如他。

虽然沐英和太子亲如兄弟。

可恰恰就是因沐英是皇帝、皇后的养子,在皇家内,朝堂上,沐英很多时候,都有很多顾虑。

“我朝陆军,无法与燕藩陆军相比,如果非要形容的话,臣认为,不可同日而语这个词,比较恰当!”

朱标挑眉,诧异看着蓝玉。

都有些觉得蓝玉危言耸听了。

视线看向其他人,其他人正襟危坐,满脸严肃,还带着淡淡忧虑,无疑证明,其他人也认同蓝玉的形容。

可……

这怎么可能!

老四燕藩陆军和大明陆军,都是新式军队。

一样的装备,一样的陆军操典。

就算朝廷陆军不如燕藩陆军。

也不至于,用不可同日而语形容吧?

“说说!”朱标敲击桌案的手指停下,身子微微向后,神色严肃,一股上位者的气势,瞬间若隐若现散发出来。

蓝玉暗暗打量朱标,毫无保留说道:“臣先说说装备吧,这些年,表面看,哪怕不提燕藩已经研制出,却尚未装备的燧发枪,这种直接提升战斗力的武器装备,燧发枪、以及钢铁炮车牵引的步兵钢炮,我们都知道。”

……

话中,蓝玉拿起放在脚边的包裹,起身,来到朱标面前。

沐英等人也跟着起身,跟来。

蓝玉把布包放在朱标面前的桌案上。

朱标好奇看着,蓝玉一点点解开包袱皮,看到里面的东西,笑道:“这不是老四混成骑兵协,战马披的披风吗?”

黑色的披风。

连战马的脑袋头套住了,只露出战马的眼睛。

数千匹战马,无论什么毛色。

只要整体披上这披风,甭管战斗力如何,那种整齐划一展露出的威慑,十分强大。

他早知道此物了。

“太子,这不是一件简单的披风。”蓝玉双手抓住一角,猛地用力撕扯。

刺啦!

帆布撕碎,露出里面,明亮细密的铁丝网。

朱标瞬间被吸引,身子不由微微前倾。

蓝玉指着,眼孔如豆子般大小的铁丝网,介绍:“太子,这是燕藩专门为战马制作的护甲,里面这层网,是铁丝网,燕王介绍,这种铁丝是用钢拉压而成,有这层铁丝网,五十步左右,即便被密集弹丸击中,战马虽然会受伤,但不会致命。”

……

“此番,燕王与诸侯联军决战中,率先投入的就是混成骑兵协,混成骑兵协一个标的骑兵率先对倭国诸侯联军发起进攻,利用他们这种,五十步左右,无惧排射的优势,在瞬间,冲入十万诸侯联军中,凿阵冲垮诸侯联军,不断切割诸侯联军的阵列,步军冲上来,围住那些被混成骑兵协切割成碎片的倭国诸侯联军……”

此战他后来细细琢磨过。

充分利用了火炮、骑兵优势。

舰炮排射,杀伤倭国诸侯联军其实只是其次。

更主要,是为了用强大的炮火准备,打垮倭国诸侯联军的士气。

使倭国诸侯联军的作战信心产生动摇。

然后执行第二步。

骑兵突击阵列,凿阵切割阵列,步兵伴随骑兵,步军完成最后杀伤性歼敌的目的。

扪心自问。

这一套打法,朝廷的新军也挡不住!

……

朱标一边认真听着,一边伸手摸着铁丝网。

十分惊讶。

把铁丝拉压如此细。

几乎和针的粗细差不多了。

铁丝,大明这边其实也有,可大明这边,无法做出这么精细的活儿。

做不了这么细!

这小小一层铁丝网,就把火铳弹丸的打击力极大卸掉了!

……

蓝玉从战马护甲中,拿出一副像极了背心的白色帆布护甲,“这是燕藩陆军的新型护甲,同样用帆布和铁丝网制作,不过,这种将士穿的护甲内,有两层铁丝网,防护力更高。”

……

“表面看,这些年,燕藩陆军似乎并没有变化,但从这护甲就能看出,在细节方面,这些年,燕藩陆军一直在进步,之所以如此,得益于燕藩技术的进步,同时也是技术的进步,促成了燕藩陆军,适应新装备,而发生的战术,战争思维的开创性和先进性。”

“技术方面,还不是让臣等最为震惊的。”

这还不是老四燕藩陆军,最为震惊的?

朱标诧异抬头,捏着铁丝网的手指、拇指松开,身子再次微微向后,一只手,臂肘搭在椅子扶手,一只手,撑在书桌边缘,笑问:“说说,最让你们震惊的。”

随即,蓝玉将燕藩陆军,作为占领军,对倭国百姓秋毫无犯。

甚至予以倭国百姓帮助的事情,详细讲述给朱标。

“燕藩陆军这些将士,战斗时,战斗技能娴熟,且舍生忘死,前仆后继,非战争期间,有具备极高的素质和品德,这种极端对立的两面,充分反应了燕藩军,和朝廷新军的不同。”

“臣看来,这才是燕藩军,最为可怕的。”

……

朱标沉默。

他现在明白,蓝玉等人并不是夸张。

若是一个人,能如此约束自己,哪怕数百人,他也不奇怪。

可老四军中将士,所有人都如此,就不得不令人生畏!

这样一支军队,无论是打回大明,还是攻打任何一个政权,都能很快,赢得这个政权统治下百姓的拥戴。

他很清楚,除了燕藩,无论是大明。

还是其他任何政权。

军队存在的本质,都是保卫皇权统治,并不是什么保护百姓。

一旦百姓威胁到皇权统治。

政权掌握的军队,会毫不犹豫举起屠刀对准百姓。

也恰是因为这个原因,

历朝历代的军队,即便那些,被史书描绘为义军、强军的军队,也都经常对普通百姓,干那些欺男霸女,奸淫劫掠的事情。

这是由军队存在的性质决定的。

军队在历朝历代的帝王眼中,就是维护统治的。

对于军队干些欺男霸女,为恶的事情,只要不出格,不引起太大民怨。

帝王是准许的。

甚至,还会故意悄悄放纵,推波助澜!

因为一支不会把军刀对准百姓的军队,在帝王的眼中是不可信的。

帝王就会想,若是有一天,百姓造反,这样一支不肯把军刀对准百姓的军队,要之何用?

这个原因,也就决定了。

只要大明不搞老四那一套,两个理念、两个主张,上至君王皇族,下至平民百姓都要敬畏的主体思想。

就绝不能效仿老四燕藩军这种建军理念。

军中贸然效仿。

而民间治理没有效仿。

总有一天,军队很快会把刀剑,枪口对准皇权的!

朱标到底是大明储君,协助朱元璋理政将近二十年。

仅仅片刻。

就把燕藩军队建设,和燕藩主体思想的因果关系,制约关系搞清楚了。

手指再次轻轻敲击桌案,抬头,笑着温言安抚道:“孤知道了,你们这一路辛苦了,都早点回去休息吧,技术方面,孤会和辉祖商量,尽快,迎头赶上,把这种护甲拿出来。”

蓝玉眼底闪过一抹落寞、失望之色,抱拳道:“臣遵旨!”

朱标望着蓝玉等人离开的背影,苦笑摇头。

蓝玉只想着军队。

却没想过,贸贸然,在军中效仿燕藩军的建军理念。

将来一定会使,军队把枪口对准朝廷的。

……

太孙朱雄英宫院中。

挂着的灯笼,朦胧照亮宫院。

伺候的宫女太监都被雄英打发走了。

雄英换上了一套大明分体式新式军服,骑着自行车,采绿坐在后面,双手环着雄英。

雄英就这么,在自己宫院中,玩着自行车。

“师姐。”

“嗯?”

采绿抬头。

雄英扭头笑道:“听说四叔燕京,安装了一种沼气灯,晚上都十分热闹,等这次咱们去燕京后,没人唠唠叨叨,不准做这,不准做那,到了晚上,咱们叫上祈婳、东旭师兄他们,骑车去逛夜市如何?祈婳这小丫头,回来后,就可着劲儿讲这些让我羡慕,这次去了燕京,她要是不带咱们玩个遍,非教训她不可。”

采绿顿时笑了。

略微犹豫,轻声问:“父亲不去吗?其实,父亲更应该去师傅燕京看看,要不然,咱们以后再去。”

雄英脸上笑容凝滞。

沉默许久后,无奈笑笑,摇头道:“我知道师姐是好意,咱们什么时候都能去,可大明的革新,应该尽快,可这回,父亲恐怕不会去。”

“没事,父亲没时间去看,咱们可以把师傅燕京的沼气照明系统搬回金陵城啊。”

沉默中,采绿突然笑着安慰。

嗞!

雄英猛地停车,扭头,诧异看着采绿,“怎么搬回来,这可是个大工程!”

“八叔带着一批工程师,回朝援建咱们那个自行车厂你知道吧?”

雄英点点头,“知道,今天在码头,就见到八叔了,我还准备,明天咱们请八叔他们吃饭呢。”

采绿笑着大眼睛都眯起来了,“皇祖父、皇祖母请八叔吃御膳时,八叔提及师傅燕京的沼气照明,我当时,就想点亮咱们金陵城,反正这些年,依靠遍布金陵的综合店铺,我也没少赚钱,你现在那个千人营也不怎么费钱了,我手里有一大笔钱,我要钱也没用,还不如,取之于民用之于民。”

朱雄英琢磨着,提醒道:“四叔燕京那种建设污水管道,直通沼气池的工程,你这点钱恐怕不够吧?”

“嗯。”采绿点点头,“的确不够,不过咱们可以变通,钱不足,咱们就不搞这么大的工程,整个金陵城,每天的生活垃圾、夜香,都是靠穷苦百姓一点点收集,然后运出成转卖给农村百姓。”

“我是这样想的,这笔钱,不搞师傅燕京那种生活垃圾自动收集,只建沼气池、铺设通气管道,安装沼气灯,把百姓收集生活垃圾的这套营运体系保留下来,把这些穷苦百姓,招入未来这个照明工厂中,享有身股。”

“师傅的照明工厂,通过售卖沤制肥,就能保证盈利,咱们这个照明工厂,肯定也能盈利,城中干这种脏活累活的百姓,收入增加,而照明工厂盈利后,咱们再一点点,增加公厕,以及下水道,慢慢改造金陵城。”

雄英看着采绿,笑了,“我原则上是支持的,不过,据我所知,金陵城这些收集夜香的生意,都被城中,那些三教九流的帮派控制着……”

大明境内。

每个城池都是如此。

那些三教九流的帮派,就为了抢夺收集夜香的地盘,私下里,贿赂胥吏衙役,甚至彼此间,相互打斗。

收集夜香,不光彩,没面子。

可这个行业是赚钱的。

当然,那些从事这个行业的穷苦百姓赚不到钱。

只能混个补贴家用。

真正赚钱的,都是那些三教九流的帮派。

可这些青皮混子,虽然上不了台面,但正所谓鼠有鼠道。

这群人生活在这座城池中,关系也是盘根错节。

很多权贵,虽然瞧不上收集夜香这种钱,但却暗中扶持这些三教九流青皮混子,以此掌握一座城池内的风吹草动。

师姐做这件事。

看似只损害了一些青皮混子的利益。

可触及的利益面其实很大。

他不想让师姐被人风言风语。

采绿自然看懂雄英的心思了,眯眼笑着,“皇祖父也支持我,皇祖父说了,要是我决定做,他会派锦衣卫,清理掉金陵城的三教九流帮派。”

“不用锦衣卫了,到时候,把我的千人营拉入金陵城做这件事,兄弟们一直在训练,还没执行过任务,就当时历练吧,我亲自指挥!”他决定,自己把这件事揽过来。

师姐只要提供资金就行了。

有人恨,就恨他朱雄英吧!

……

朱棣凯旋,在金陵休整了十几天。

期间,去看了土桥村援建雄英和采绿的自行车厂。

于此同时。

大明这边,也派人,带着王禑、日野业子等人,参观了大明的金陵工业区。

十五日后。

朱元璋安排好一切事情,任命太子朱标监国后。

动身启程。

秦淮河码头。

人山人海。

一群群百姓,携老扶幼,拖儿带女,登上回程空着的海船。

百姓在等待朱元璋抵达同时,看着要迁徙离开的百姓,议论纷纷。

“这回要迁徙离开的人数好多啊!”

“你不知道吗,这回,光咱们直隶地区就一万三千多人决定迁徙,这都是从直隶各地汇聚而来的!”

“听说,五万名额,今年已经用完了!”

“不是吧,俺还犹豫要不要迁徙燕藩,怎么五万名额就没了,这才过去八个月,就没名额了!?”

“对喽,就是没名额了!俺昨天去迁民办事处打听了,燕王一方的办事人员,很热情的和俺说,今年没名额了,让俺口述,人家帮俺写了一份申请表,如果决定迁民,只能排队等明年了,人家办事人员,都迫不及待收拾东西。”

“收拾东西干啥?”

“俺问了,听说要回燕京,参加王爷的开国仪式,还要接受啥政务培训,俺也不懂,反正就是,今年,迁民办事处接下来要关门了!”

“嗨!俺就犹豫了一下,就没名额了?!”

……

有意迁民的百姓,听闻今年名额已满,顿时懊悔。

相较于迁徙的百姓。

码头上,还有一群等待登船的人,十分特殊。

是一群,身穿儒衫的青年读书人。

“王兄,这次去燕王燕藩,你是走什么关系?”

“哈哈,我这里有方孝孺方大人写的亲笔信,刘兄,你呢?”

“我先去找了黄子澄黄大人,可黄大人听闻我要一份推荐信,竟然直接把我拒之门外,我这封推荐信,是司徒兄,帮忙引荐练子宁练大人写的。”

“哼,之前外面就有人议论,咱们这位黄大人,根本就是一个假革新派,我看呐,这流言不假!”

“王助!你少口出狂言,黄大人只是有些敌视燕王,因为燕王威胁太子的储君之位,黄大人并不排斥革新,黄大人才是忠臣的典范!”

……

咚咚咚!

一群青年读书人,激烈争论时。

一艘商船靠近,铜铃响起。

船东站在船帮大喊:“去燕京的青年读书人开始登船,请各位士子抓紧时间!”

一群读书人,忙蜂拥冲向码头。

东旭、夏原吉战在码头,登船踏板两侧,看着这群蜂拥而来的读书人,微微皱眉。

东旭作揖提醒:“请各位士子排队,我们要检查诸位的推荐信,因为朝廷有规定,只有有推荐信的,才能去燕京。”

这不是师傅的要求。

据说,是朝廷一群保守派提出来的。

这群保守派知道管不住读书人去燕京。

但想要控制数量。

拢共也就三百个名额。

其中保守派瓜分了两百个,安插了一些,他们认为的,绝不可能被新风潮影响的坚定分子。

而方大人为首的革新派,勉强分到了一百个名额。

对此,师傅的态度是无所谓。

有些事情,不是保守派想控制,就能控制的。

“规矩可真多!”

“可不,咱们竟然都要排队!”

……

有读书人,怀着敌视心里,故意阴阳怪气。

但也没人敢不遵守燕藩的规矩。

毕竟,他们都清楚,燕藩代表着什么。

王助和另一位读书人,率先在第一排站好,二人分别把信交给东旭、原吉,自我介绍道:“王助、方孝先见过杨贤弟、夏贤弟。”

原吉含笑看了眼面前的读书人,展开信,边看边说:“孝先兄,方大人也要去燕京,你怎么不和方大人一起去?”

方孝先。

方孝孺方大人的胞弟之一。

当初他们还在土桥村时就认识。

方孝先摊手,满脸委屈,“别说了,我大哥就是个死脑筋,他说,我不是朝廷官员,没资格和他一起乘坐游轮,能给我这个弟弟开后门,写一封推荐信,已经是搞裙带关系了,他说,很多他看好的好苗子,都没这个机会,让我去燕京参观,就是白白浪费名额,我就是我们方家,扶不上墙的那块烂泥。”

东旭看着士子王助的推荐信,听闻方孝先的话,不由抬头笑笑。

这方孝先还和以前一样。

而且,看来还不知道,方大人准备让他去燕京中枢国子监读书这件事。

东旭合上信,递给士子王助,“好了,推荐信有效,王士子可以登船了,上船后,船东会为你们安排,条件有限,请王士子担待。”

“无妨无妨,我也是耕读传家,百姓能吃的苦,我也能。”

……

青年读书人、百姓陆陆续续登船后。

一队长长的马车队伍出现。

“陛下和娘娘来了!”

欢呼声中。

朱元璋、马秀英的马车,率先在码头停下。

朱元璋、马秀英、朱棣、徐妙云从一辆马车内下来。

“陛下和王爷同乘一辆马车!”

百姓惊呼议论中,山呼万岁声响起。

跟随朱元璋出海的文武百官,率先登船。

后面。

太子一家,陆陆续续从几辆马车上下来。

王美人叮嘱朱允熞、朱玉秀,“去了你们四叔燕京后,不要以为我不在身边,不盯着你们,就为所欲为,要多听你们大哥和母妃的话!”

她倒是想去看看。

可太子爷不去。

她也不去了。

太子侧妃吕氏,也在叮嘱朱允炆。

朱标看着采绿,笑道:“你想把你四叔燕京,沼气照明系统搬回咱们大明之事,我已经知道了,你们夫妻二人既然要做,这次去燕京,就一定要好好看看,沼气照明工厂整个营运过程,钱不够,父亲这边能帮衬你们,至于打掉那些三教九流的帮派,用不着你们两个孩子担负,父亲帮你们做这件事!”

采绿,雄英相视一笑。

异口同声笑道:“谢父亲!”

太孙侧妃,马婧带着妹妹马茹,站在旁边看着。

马茹瞧着采绿和雄英相视一笑,低头,撇了撇嘴。

朱标又和太子妃常氏说了几句,催促道:“好了,不要担心我,你带着孩子们好好看看,父皇他们已经登船了,别让父皇他们等太久,登船吧。”

马茹拉着马婧,故意走在后面。

看着采绿和雄英笑着低声交谈,小声道:“咱们这位太孙妃,小门小户出身,内心自卑,就爱出风头,照明工厂?显摆什么……”

“住嘴!”

太孙侧妃马婧脸色瞬变,刚压声喝止。

一个身影出现在马茹身边。

朱允熞看着马茹,嬉笑道:“只有那种特别爱出风头的人,才会认为别人做好事,是为了出风头,因为他心理扭曲不正常,只要你肯拿出十几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做好事,我这个朱家皇孙,给你下跪,捧着你!长舌妇!”

“大哥,大嫂,等等我!”朱允熞大喊一声,笑着追上去。

马茹的脸都变绿了。

她还是朱允熞这个流有卑贱邦国血脉皇孙的未来二嫂!

“姐,他怎么敢这么和我说话!”

马婧狠狠瞪了眼,“你是活该!他是皇孙怎么不敢了!”

整个东宫,谁不知道,朱允熞是丈夫和采绿的铁杆支持者。

小妹这番话被朱允熞听到,不被羞辱才怪了!

朱允熞没有告状,已经是给她面子了!

以及顾忌皇家尊严。

其实,采绿虽然出身乡野,身份有点低了,不过这几个月相处,人家倒是十分大方。

很照顾她。

若非采绿。

恐怕太孙都不会来她房中。

反正换做她是采绿,如此受太孙宠幸,她肯定做不到采绿这般,宠辱不惊。

很快,所有人登船。

迁徙的百姓,站在甲板上,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,以及对故土的不舍,看着岸边招手的百姓。

青年读书人,站在甲板上,体验着站在巨大海船上的感受,满脸激动欣喜。

呜呜呜……

号角声中。

砰砰砰……

鸣炮声响起。

所有火炮同时空炮鸣响。

“恭祝王爷开国!”

“恭祝王爷开国!”

……

岸上百姓,在炮声落下后,大声呼喊。

朱棣听着呼喊声,举手敬礼。

海军将士,海军陆战队将士,也齐齐举手敬礼!

朱元璋看着这一幕,微微点头。

他知道,这些年,老四不断把廉价的燕藩大米贩运回来,除了帮他这个父亲。

其实,也是想帮中原这些支持他、尊敬他的百姓。

……

舰队在欢送中,沿着秦淮河,带着以朱元璋为首的大明君臣,青年读书代表,迁徙百姓,倭国诸侯、高丽观摩团,冲向大海!

……

一月后。

鸡笼屿。

李琪带一群人,一边往造船厂走,一边询问:“杨师傅、王师傅,你们弄得那艘安装杨师傅发明的六六蒸汽机的献礼船,弄好了吗?当时我就说了,不要搞四轴四桨这么繁杂的,可别赶不上时间,算算时间,王爷和陛下他们应该快到东番了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